欢迎访问江苏bt365手机投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惠老实事
徐州市老年艺术节
办事指南
文件下载
机构设置

中国式养老:推动医养结合需要新思路

2017-11-17

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养结合这种养老形式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重视。目前,如何解决中国式养老问题?中国式养老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推动医养结合需要新思路。 
  
  医养两张皮还是老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此后,医养结合在全国各地步伐加快。然而,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现行的养老机构主要有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传统家庭等单一机制参与,这些单一机制建立的养老机构存在着经费、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没有形成集合优势。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委员提出,在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设备配置、运营补贴、医护保障等方面,各地也存在着扶持不够、优惠政策不到位的问题。   
  “养老、医病两张皮仍然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熊思东表示,目前,以民政系统为主建立的养老机构和传统的居家养老,都不具备基本的医护功能,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家庭、医院间奔波。   
  熊思东还认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人才严重缺乏。究其原因,一是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人才的岗位性质不清,二是待遇较低,三是执业能力不高,四是职业归属感和职业稳定性不强。 
  
  政府要承担规划责任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湖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委员表示,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老龄化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发改、财政、民政、卫生计生、人社等相关部门的职责。   
  同时,政府应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或将其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等要素,合理调整其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   
  “还应该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以及具体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方案。”杨云彦表示,只有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事业。 
  
  鼓励“百花齐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代表提出,在未富先老的中国,亟须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国家可以将一部分养老投入直接下放到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医院,在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的各项职能时兼顾养老特色,为其配备老年康复设备,让社区医院承担居家养老的慢病和康复管理。   
  杨云彦表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可针对老年群体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自身需求、支付能力等方面因素,对其实行分类、分级服务管理,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对于医疗资源有闲置状况的一级、二级医院(包括厂办医院、校办医院、民办医院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根据老年人实际需要和偿付能力,提供居家养老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拓宽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渠道。   
  杨云彦认为,医养结合模式有多个方向可以尝试。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开设老年病科。医疗机构还可与辖区内的福利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进行托管。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或选派由医生、护理和康复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定期到养老机构进行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将卫生院改造成医养结合机构、护理院,或与社会资本合作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或护理院。   
  “当前一些地区有大量存量房,是不是可以由政府主导将其作为养老机构进行盘活。”熊思东建议。 
  
  长期护理要有医保护航   
  “目前退休人员收入较低,平均月养老金在2000元左右,农村老人的收入更低。一个失能老人在护理机构的月照护费用普遍在2000元以上,普通老人是承担不起的。而商业保险不仅无法满足护理需求,还有很多限制条件。”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代表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医养结合很重要的一点是服务经费要有制度性来源,以保障服务的可持续。除了将医养结合中发生‘医’的费用纳入医保覆盖范围,照护费用也要有保障。”北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孙铁英委员说。 
  
  瞿佳建议,可由政府、家庭或个人按比例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当老年人年老失能需要护理服务时,可从中支付相应费用。由政府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分级分类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不设收入门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专业失能老人医院,更好地保证失能老人享受到专业化医疗服务。 
  
  人才培养需要补齐短板   
  杨云彦表示,要加强教育培养,提高老年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扶持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解决养老护理人员总量不足、专业不强的问题。建立养老护理人员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提高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的从业门槛,同时提高老年护理行业的整体待遇,实现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与培养留住人才的双重目标。   
  杨云彦认为,政府应引导医护人才向社区流动,为需要简单医疗服务的居家老人提供入户治疗,进行疾病预防与长期护理。吸纳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群从事养老服务业。   
  熊思东建议,对于已有的养老护理人员要加强集中与分期的职业培训。做好医养结合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高职、中职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将这类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出台与医养结合人员相适应的岗位补贴、工资福利政策。


  南方日报:应该建立国家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
    南方日报讯 (特派记者/郑佳欣 洪奕宜)“2015年开始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17%,达2.5亿人之多。”全国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李崴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他表示,应该建立国家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把养老事业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制定规划目标,全面加强养老事业组织领导。

  “养老最大难点不是养是医”
    李崴介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3.3%,比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15年开始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17%,达2.5亿人之多。 
    “养老事业涉及到国计民生,应该是政府责任、社会义务,更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所以单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以民营机构为主体的养老产业。”李崴表示,政府担负养老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以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养老产业则不能不讲求利润和效益,否则民营企业不会投入。“养老最大的难点不是养是医,因为老年人身体逐年衰弱,能自理时都好办,一旦生病就更麻烦。”李崴指出,在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养”和“医”分属民政和卫生医疗两个部门分管,政策不统一,难以融通,加上社保对养老机构的支持还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转折期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老年人口已超过两亿,这样庞大的群体,必然因条件不同、年龄不一、心态各异致使需求多样。”李崴表示,我国管理老龄工作的有民政、社保、老龄委、离退休办、卫计委等十多二十个部门,这呈现出两个问题,一是政出多门、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是无法推进工作。养老事业组织领导机构的统一、精简、效率等问题急需解决。

  尽快出台老龄产业政策法规
    对此,李崴建议,应该建立国家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把养老事业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制定规划目标,全面加强养老事业组织领导。“对于两亿青少年我们都专门有一个教育部负责管理,对于超过两亿人口,很快将达到三亿老龄人口的世界第一老龄人口大国,很有必要将民政、社保、卫生、老龄委等部门中的老龄服务业、老龄产业、老龄政策制定、老龄机构管理等项工作统筹起来,统一管理。” 
    李崴表示,应该厘清养老机构的基本格局,即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居家为主流,弱者为重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养老机构:一是公益性养老机构,主要负责低收入的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群体的养老服务,包括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二是其他公办或民营养老机构,主要服务中等收入以上群体的老年人,属于政府在财税、补贴、用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微盈利形式创立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李崴还建议,尽快出台老龄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从解决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养老土地供应政策等瓶颈问题入手,逐级建立养老服务业政策支撑体系。

浏览:269
苏ICP备10001568号 Copyright 2017 信息产业部认证 徐州市老龄委   
徐州市老龄委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6-83686570